现行薪酬数据覆盖仅1/3人群 人保部推动全民调查 cTLEW5qN
y\C.#o8A,
2009年04月15日00:45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剑丽 1"ultH,2|C
v<g&k/
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a^bC,vUm
;umy=:D
统计局解释平均工资数据为何高于职工所得现金 K}?1dKKm9M
S~Ex\w)}X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工资成为很重要一块。 JBcTxRCtj
}t9t_0hD
“为获得更加准确的薪酬数据,相关部门正酝酿建立国家级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导、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昕向本报记者透露。 m
QX&}
X"8kjT}
相关部门中,首担其责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刘昕参与了人社部这一制度的讨论。 RN/aAe,Mw
Hk8l{%'
人社部一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正着手进行职位薪酬体系的相关设计。 `^P5D.
(u(
7.
区别于现行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国家薪酬调查制度不仅针对劳动者进行工资报酬的调查,还将针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力成本支出的调查,除工资外,各种个人奖励奖金、股权期权激励都有望包含在内。 bS#+B}z
A]nwQ3O#
现行制度仅反映1/3人群收入水平 CbEES+ys
7:r@
建立国家薪酬制度的决定来自于这样一组数据。 ><ol(;>
$2UNc>&r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王霞介绍,现行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劳动报酬数据仅覆盖约1.1亿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乡镇企业工作的1.5亿人,在私营单位工作的7000万人5000千万个体工商户,工资分配情况基本上属于空白。 \WIgH"<
#*pTpJ~W
当前的薪酬调查范围较窄,常规工资统计数据仅反映了就业人口中近1/3的劳动者的报酬水平,缺乏覆盖全社会各类用人主体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均工资,由此各地公布的一些平均工资数据,遭受“质疑”。 JL+`{M
C]N6."
\&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2009年4月,由国家统计局新闻中心等单位发布的“2008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榜单时,“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的关注度超过了GDP、CPI,名列榜首。 A)WEYXe
bvM8}=Z
模糊的数据,对于国家正在推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说,需要跨越。 z%O=V!5
V=>\vHW
本报记者获悉,2008年下半年,人社部开始考虑着手“研究建立国家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在部分地区开展薪酬调查试点”。 js:`<pwP
=%DAdk
刘昕表示,现行薪酬统计制度,的确有待改进之处,调查的面及准确性都有待提高。 [7wV\$ Fl
Y^VmmT&
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人工成本调查制度发布相关薪酬数据。 /83dd1L:
NS(qawpz
同时,现行数据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用工总量和支付劳动报酬总量,计算用人单位平均工资,缺乏对个人报酬数据的差别比较,因而无法提供分职位、分年限、分学历等个人层面工资描述。 14FT8}dya
tJMmG}8l
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制度,但这些人工成本数据还存在很大程度推算的成分,指标缺乏统一口径,数据之间也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不论是行政管理类的职位,还是教育类的文员,各自多少收入,并不确切”。刘昕说。 p?e!s4ral
H'U
&sS~X
本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推进薪酬调查制度的另一个相关因素在于,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推进,将来公务员工资要和企业挂钩,掌握相对科学全面的薪酬数据相当重要。 cteg0&pI6
t F6j~?-F
“就国外而言,基于同样的岗位评价,一般是在同样分数的企业岗位和政府岗位进行比照,从而让政府岗位也取得一个市场化的工资水平。”刘昕表示。 A(OfKSy]
7# -Z<
2008年机构改革后合并在一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既有宏观调控工资的职能,也肩负公务员管理的重要职责,使得国家级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的建立成为可能。 [Cj=W
>&
XQqu
首次启动国家级薪酬调查 OcW~
Y^#,&h6
区别于民间或行业薪酬调查,国家薪酬调查制度将由国家主管部门,如劳动工会、统计部门协作展开。 w|)hfG"~
%O8pa
G
虽然正式制度尚未成文,但大致轮廓已经初定。 V.mnY;
*KG&@VIQ
刘昕说,就调查内容看,国家薪酬调查制度所了解的数据,会比现行工资调查制度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基本薪酬(工资),还将包括奖金、福利、长期激励等信息,甚至还需要搜集关于休假等其他各种福利信息”。 *3E~C,eda
Q@8CNG2
常年研究各国薪酬调查制度的刘昕表示,一个完整的薪酬调查制度,调查内容既要有固定薪酬,也要有浮动薪酬;各种年度奖金、利润收益分享、一次性加薪等各种现金奖励支付;股票期权等长期计划;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都应该包含在内。 N/iCNf.\,h
g&^P0"h^\k
除这些直接、间接薪酬信息之外,薪酬政策及实施情况,诸如企业加班轮班政策、试用期长短、刚毕业学生的起薪、薪酬水平地区差异、员工异地调配薪酬以及兼职员工薪酬管理等也在考虑之列。 $'uA&uwf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