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8
博士群体为何在官场
博士群体为何在官场 “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10月26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据了解,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如西南大学研究生部相关人士透露,重庆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10月27日《钱江晚报》)。 评论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纪宝成话音未落,全场想起雷鸣般的掌声。惊诧乎,耳顺也,或许只是拍手舒坦片刻心气。 不管怎么说,现场与会的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肯定也少不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官员。既然掌声热烈,我想思想上也就有了共鸣。因为人的思想总是要通过言行去表达实践的。 其实,官员多戴博士帽不可怕,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好事吗!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曾经左右了华夏官场,你考不上科举,做不了官,也就少有了功名。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只是更加讲究“公开、公平、公正”。当然,现在当官不是考试考来的了,而是组织考察,民主选拔来的。只是当官的条件除了德能勤绩,也有学历筹码,博士帽肯定是有分量的筹码。问题是只有分量,没有含金量的博士帽占用了紧缺的公共教育资源,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所以当官了就安心当官吧,博士帽还是留给专心当博士的人戴好。 我只是蚊声呼吁,连鼓掌的资格也不具备。如何遏止“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我想,除了坚决落实好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四项指导原则”(详见中新网10月19日)外,我们的高等教育部门,教育学者(包括教育官员),看好大学的门应该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吧! “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这是一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管用的宣传标语,我想送给高等教育部门试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的前辈如是说。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