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永远是个问题 G qVc13
王新平 dylENy
我们见面有个习惯的问候语:“吃了吗?”尽管这些年许多人在调侃这句问候语,认为过时了、土气,不如“早上好”贴切、洋气!其实,吃——永远是个问题。 sStM8w/
对于60后的我来说,小时候家里最操心的就是吃饭问题,粮食本上写着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定量,以及粗细粮的供应比例,每到月份才能去粮店买粮,一天都不能提前。每次买了多少,粮本上都有记载。多数家庭,一到月底就要算计着吃了,蒸点土豆、南瓜,吃几顿汤面,不然当月供应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 NK;Sw
那时,除了粮店供应的粮食,其他购买粮食的渠道很少。记得父亲每隔几个月,就会骑自行车到40里外的一个镇上赶集,买些玉米、黄豆回来,然后到附近的村里磨成面,以补充供应粮食的缺口。尽管小时候没有怎么挨过饿,但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粗粮。那时的细粮就是面粉,所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其它都是玉米面、高粱面、小米、红薯面等粗粮,因为是在山西,偶然还会有几斤莜面。至于副食就吃的更少了,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几斤肉,以至于长大后我到外地工作了,同事见我是山西人,调侃说山西人不吃鱼、不吃鸡。其实不是山西人不吃,而是那时山西太穷,粗茶淡饭都吃不饱,哪有能力享受鸡和鱼呢!当他们后来看到煤炭给山西带来的兴旺和富裕之后,发现原来山西人不仅吃鸡、吃鱼,还吃兽呢! Ff|zk{|f
由于供应的粮食粗粮多,吃顿白面就是改善生活。至于平时的零食就更少了,一是家庭经济不富裕,二是小镇上也买不到什么好吃的。不过,父母还是会尽其所能为我们做一些改善。有个亲戚在太原到西安的火车餐车上工作,每到月初开工资了,父亲就会到两渡站接车,让亲戚从太原带几盒动物饼干、或者直接在餐车上买20个油烧饼,到火车站接车也成了我们孩子最高兴的事情,心里惦记着好吃的。拿回来,兄弟几个分一下,剩余的就放进那个圆圆的、高高挂在屋顶的竹篮子里,什么时候再要吃,要等父母踩着凳子才能够下来。 8+M2`@Z
吃饭问题得到改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了。1980年,粮店可以用两斤粗粮的指标买成一斤细粮,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开始有了议价粮油店,单位也想着法子到河南等小麦主产区采购点面粉发给职工。那时感觉不仅可以吃饱,而且每天能够吃上白面了!到90年代初,粮本就取消了,买粮不再是难题,而且粗粮、细粮市场上随便卖、随便买。 SZ}H`T/
天天能够吃上白面了,觉得日子就非常好过。1988年,我在去山西阳泉的火车上,两个煤矿工人的对话让我记忆优深。一个说“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一个说“每天有一斤好面(山西人管白面叫好面),二两肉、二两酒就行了”。或许是山西人对吃的要求比南方人要低一些,也或许是山西人长期吃粗粮吃怕了。 J\vh.h'$K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落地的朴素愿望也发生着改变,吃饭不再满足于一碗饭、两个馒头了。餐桌上的美食多了,主食吃得越来越少、副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平时还有各色各样的零食,这一切都要依赖充足的粮食。 "X~<2p
在餐桌丰盛的同时,餐饮浪费现象也随之而来,在食堂、饭店的泔水桶里,被丢弃的馒头、饭菜让人心痛,每年全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z91{5B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
ke%`FHu
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吃得好到好好吃、文明吃、不浪费……吃——永远是个问题。 ?|MK[%>uA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