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6
班组60年,我们珍惜并记取
班组60年,我们珍惜并记取 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 孙建文 60年前,老一代班组职工站在旧中国的废墟上,与年轻的共和国从历史的新起点上一起出发,开始了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60年后,经过几代班组职工的努力奋斗,百万班组已经走上世界舞台,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基石,站在了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回望历史,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了班组成长的三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初期(1949—1978);改革开放时期,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2001);中国加入WTO,国企进入国际经济舞台。 走过历史,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无数班组职工肩负使命和责任,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和企业中心任务,不畏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自我加压,持续创新,推动了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 循着60年班组发展的足迹,我们看到了推动班组成长的强大动力。 一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主要表现在既着眼于班组现有条件,又不受现有条件的束缚和限制,大力开掘班组和自身潜力,全面提升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集中体现在以王进喜等为代表的班组团队身上。无数班组团队面对各种缺憾和陌生领域,没有经验就自己创造经验,条件不成熟就自己创造条件,物质技术条件不够就靠体力的付出,靠土办法解决问题。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得以在国家一穷二白、经济基础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面对各种封锁,挺过艰难曲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了实力,创造了条件;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可能创造出让那些印象里仍停留在长袍马褂时代的外国人所惊讶的中国奇迹。 二是我们始终坚持在工作中挑战自我,不断创新,这是推动班组和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贯穿班组发展的主线。从60年实现革新成果1174项的马恒昌小组,到包起帆带领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吊装班和创出“振超效率”的许振超带领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吊桥队,到由班组长创造的创新班组管理模式,无不体现了班组职工不迷信权威、善于利用外来技术又不依赖于外来技术、敢于突破世界纪录、永不停息的创新上的追求。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发明创造更成为当代班组的一大亮点。创新让我们紧跟时代,实现超越,让我们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 三是我们始终紧跟世界潮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班组管理的现代化。班组管理逐步从计划命令式向民主开放式的方向发展,从单纯为了完成任务,逐步向人本化、全面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激励机制更加健全,文化和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职工个性得到张扬,积极性获得极大提高,职工参与到班组管理的各个层面。因为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观念的不断创新,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积极的姿态,以创建和谐企业、和谐世界的理念,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与世界先进管理方法实现了对接,推动了班组管理的现代化。 6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在中国班组建设的历史上,却是漫长而浓墨重彩的一笔。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班组建设60年,是逐步开放的60年,是不断进步的60年,是自强不息的60年,是持续创新的60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60年。60年,群星闪耀,步履坚实。无数英模、能手、标兵用自己闪光的足印,照亮了班组建设60年征程;无数班组职工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垒筑起共和管坚强的身躯。 今非昔比,现在,我们的机器设备更加现代化,工作环境大大改善,职工文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元,收入也从吃不饱肚子到跨进小康,许多企业早已经走向世界。但60年来我们追求进步、融入世界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我们自立自强、不断创新和勇于超越的精神一丝也没有改变,我们已经把优良传统融入时代精神,成为个人新的追求和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更加自豪,充满信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指引,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继承优良传统又具时代精神的广大班组职工的努力,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我们一定能够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推动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面向未来,我们也更加坚信,只有把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任务结合起来,班组才能走向壮大,只有在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作用,我们也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面对成绩,我们需要总结,需要珍惜,更需要记取! |
一共有 5 条评论
是舞厅吗?是不是舞台啊。呵呵。
评稿员 程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