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3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2024 - 3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9-12-24

深度报道  让我的写作有了一个新提升

——应平台一位朋友要求谈谈加入平台的感受和体会之四 N3iT?H4U  
在平台学习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夏老师对深度报道的讲解和指导。基层通讯员往往存在就事说事,尤其我在过去的写稿中,缺少深度意识,有时认为八股就是深度报道,罗列一些事上去,但没有对比,没有分析,没有结论,这也是从事公文写作的人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听了夏老师有关深度报道的讲解和点评有关通讯员的稿件,让我有一种豁然开窍的感觉,让我对通讯报道有了重新的认识,静下心来,把自己的稿子作了对比,感觉深度方面在确不够。在此,我也真诚建议喜欢写作的朋友不妨认真去感悟一下夏老师有关深度报道的精彩讲解。 sS~NRO l  
以下为夏老师讲解内容: e#?oL1@  
什么是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深度报道其实就是深挖性报道,挖什么?简言之,就是去挖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风格。 siHFXT  
    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要求—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背景,把握其真实性。 wEH Mi r  
    深度报道写作的思维方式:由单因果思维方式向多元化思维发展,由传统的顺向思维方式向逆向思维发展。与一般性新闻的不同之处是: !,#duo=0A  
    1、思维:突破‘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与上期所讲的新闻背景的使用结合起来,你就知道深度报道必须使用新闻背景了) iGv]#:<:p  
    2、时间:对‘时间’的采访应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其实,这里必要时可以用回顾性背景和前瞻性预测。 wKTcA ]O[  
    3、 采访地点:不仅包括现场,还包括现场延伸或波及到的地方。 (3e~&   
    4、采访内容: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要采访其他有关人员;采访新闻事实时,一方面对事实本身的情形、细节要尽可能做详细采访,对相关的事实也应进行采访;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原因和怎么样上,说明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估计事件影响,揭示发展趋势。 ?QM v\O>i  
    由此可见,深度报道从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优秀品格,人们从深度报道的字里行间,体味出作者对企业对班组对职工的关注。从这里看,深度报道要有思想,这个思想通过什么表达,除了所记事件本身外,要在文章中加入理性思辩,理性思辩,就是深度报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和新的生长点。其作用是烘托和深化新闻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d/mA2B.:gw  
     但是,新闻终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同样是深度报道所不能违背的,深度报道最根本的深刻在于事实,而其中的思辩色彩毕竟是第二性的东西。新闻的思想性必须是基于它所依据的事实才具有意义,单纯的思辩说理更多的不属于新闻。 |N]8w?bde  
    有人误会:多写评论就是有思想,其实未必。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知道深度报道了什么,深在何处,而不是作者在写作中表露出的思考和翻来覆去的议论。有的人在自己稿件中多加评论和判断就以为有思想有观点了,这是一个误区。 :X|0H$O  
    如何写?首先,一篇文章通篇应是着力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即便是一件很轰动的大事,深度报道也可能关注其中一个很微观的方面,但一定是这件事所集中体现的矛盾主体。如果我们仅仅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去写报道,那么,这就不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立体的,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 yknEMG'  
    其次,文章应该有一定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定,不是道理,不是作者主观的看法,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应像数学公式一样,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推导所需要的材料,是作者通过采访收集到的新闻事实。结论还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只是针对事件所反映问题的客观阐述。 aK  Zu  
     再次,文章得出的结论,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或能展示当下重要的社会矛盾,而不是显尔易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假如一个思考一个道理不需要过多解释,读者很轻易就能看出是讲述了好人得到好、坏人受到严惩的故事,这种报道就不是深度报道。 1_nH,SBW^b  
    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写系列报道中的深度报道,同一主题下的深度报道,只不过沿着思考的轨道,推进我们的主题,这里不存在过期或者过时。再好的做法,如果不放入到特色背景下,深挖特色,放到过去的背景中去对比,那么也就无法见其好。 =EJ (yq  
    我们过去看他人文章,感觉有的很有深度,这个深度哪里来的?不是拿尺子量出来的,也不是拿水灌出来的,而是拿背景衬托、拿对比比较出来的。 T@u?y]R/n  
夏老师这种直截了当的点评讲解,我们应该都能读懂。我决定去尝试这种深度报道。但毕竟深度报道是一种跨时间、跨层面、跨维度的报道,需要一个学习感悟的过程。从精细化管理、到安全管理以班组成长三个阶梯,我都是认真地去进行了分析才动笔,甚至反复构思批复思考。我认真地写了一篇自认为有点深度的稿子《以精细化管理打造企业百年常青基业》的稿子,但等到周五张榜时报纸没有采用,心里认为是不是对比不够。按下来一期还是这个主题,我考虑还改不改,正当我感到犹豫时,与张雪老师聊天中,她给我留言,鼓励我应该好好改一改,并说夏老师认为不错的,但因上期有更贴近主题的,这让我明白老师们的苦心,下决心再改,最终见报,这是其一。《面对“三违” 我们再也不会陷落》,说是无心之作,也是有心之作,这是我在看到杨美荣老师的主持词从马掌的故事引发而来,让我一下子想到我们公司领导在一次安全讲话中讲到“马萨达再也不会陷落”的故事,让我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这也是我第一篇以我名字开头的主持词,而且基本上采用了我写的内容,这让我尝到深度报道的甜头。这是其二。《中国班组——我们为你骄傲和自豪》,感觉也是今年来创作比较成功的一篇,内蒙会议夏老师关于中国班组的三个成长阶梯,理性地对中国班组的成长过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各大传媒的认同,也启发了我的思路,我从班组地位、管理水平和班组平台作用,对班组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高度概括,让我的识文字和平台的康教授在一起,我拿到油墨香味的报纸,心中激动万份。这是其三。应该说通过这三次写作,让我对领会主题、挖掘主题、表现主题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升。(游庆来) cknc;|jh  
下期:文以载道,让我领悟写作的使命 {a}D,jqE0  


类别: 企业宣传 |  评论(0) |  浏览(18533)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