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 2024 - 4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05-24

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分析

't+ $ ]8N  
  目前中国新闻奖评选已举办21届,获奖通讯作品总数累计高达705件。其中,荣誉奖1件、特别奖12件、一等奖54件、二等奖235件、三等奖403件。 FT$9xNTG  
  一、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及其变化 yC<+Q'  
  心理学者Kluckhohn认为,价值取向是强调把价值观作为一个多水平、多维度观念体系所具有的选择、取舍功能。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获奖通讯作品的采访、制作、编辑、评奖等活动中所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 g4 F `s  
  (一)获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 QI1LiH  
  获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往往折射出国家、政治、社会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包括对新闻价值的评判,对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等其他价值的认定,以及在评判和认定过程中的褒扬和倡导等。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报道事实新闻价值的高度重视。二是突出政治导向,并把舆论导向作为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第一,特别注重时政类新闻,表现为量多、篇幅大、重视程度高。如第21届一等奖通讯《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第20届一等奖通讯《今天 我们豪迈受阅》,第19届特别奖通讯《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等。第二,对非时政类新闻,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体现舆论导向。如第20届一等奖通讯《栾城草农敢闹海》,第19届一等奖通讯《贫困县刮起奢侈风》,第17届一等奖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等。三是传播张力及其价值的多层次性。一篇通讯若只具新闻价值,哪怕是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不利于社会政治稳定,就被认定为价值导向出现了问题,不可能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更不可能获得中国新闻奖。 Yc-OA__  
  (二)获奖作品价值取向出现新变化 n/(&hZP|  
  1.舆论导向逐步转向公众与普通民众视角 YwWZB | _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都市报在通讯报道中以服务读者为宗旨,不仅体现与过去报纸有所不同的价值取向,也给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党报以价值取向方面的冲击,这就是报纸在通讯报道中越来越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读者对社会和媒体事件的参与度日渐提高,报纸所面临的舆论环境不仅复杂多变,而且涉及普通群众切实利益的事件越来越多,迫切需要用主流价值观对人们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给予引导。这时,通讯报道比过去更加重视从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角度,对社会舆论和公众价值观进行引导。 /Ib1}UMmE  
  据统计,1至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总计47件,其中直接报道普通人事迹的就有16件之多,如《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用生命搏击贫困》《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振超效率:赶超世界第一》《达吾提·阿西木北京探亲记》《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等;从公众视角切入的获奖作品有8件,如《京郊四胞胎应征记》《爱心无价》《四百壮士战洪魔》等。获奖通讯作品对先进人物孔繁森、任长霞和牛玉儒等典型人物的叙述描写,一改过去一味强调人物事迹政治导向意义的做法,而是从普通民众视角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发掘他们身上适用于整个社会且应为普通民众所发扬的精神价值。 sB@`  
  2.对新闻价值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对价值要素中重要性和接近性的重视程度有所变化 y9WVXt^  
  获奖通讯作品的新闻价值要素,是由重要性(包含政治性)、显著性、接近性、时新性、趣味性等构成的。这主要是从对事实新闻价值的重视程度所体现出来,其变化在于对新闻价值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对价值要素中重要性和接近性的重视程度有所变化。 Q)>a9F%2x  
  (1)高度强调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要素 KHNjU7S<q  
  历届获奖通讯作品都把重要性(包含政治性)放在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的首位,这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和“政治家办报”的要求,也是报纸作为党、政府喉舌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例如,第2届一等奖通讯作品《洪泽湖不会忘记》,通过观光客的感言和民工的话语,点明新闻事件的政治意义。在通讯制作形成和鉴定评估过程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要素被置于舆论导向的框架体系中予以强调,这不仅在理论上站得住而且在实践中行得通。中国新闻奖评奖标准作为一种导向,能够直接影响到报纸通讯作品的采写始末。 o.RFaj  
  (2)新闻价值中接近性要素受重视程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q[U2-9  
  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选》序言指出:“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在题材的布局上,不是漫无目的的,碰到啥算啥的,相反,它是把握主题的,这个主题体现了党和国家最主要的任务和重大事件,也可以说就是做历史走向的记录。”据统计,在历届获奖通讯作品中,新闻价值中接近性要素受重视的程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m#4 Nt~#7  
  自1990年首设中国新闻奖通讯奖项以来,重要性要素一直是评奖活动价值取向中的重点。随着接近性要素受重视程度的增加,重要性和接近性要素呈现此伏彼涨的态势,二者在评奖中几乎受到同等重视,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接近性要素占获奖通讯作品总数的比例,在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二,接近性与重要性要素占获奖通讯作品总数的比例,是逐年接近的。另外,接近性要素得到重视,还在其他间接的层面体现出来。 8ITpwzl  
  例如,第2届二等奖通讯《总书记晤见小和尚》;第4届二等奖通讯《九江米市能否再度辉煌》;第5届一等奖通讯《菜价追踪》;第7届三等奖通讯《总书记关怀的盲人重见光明》;第9届特别奖通讯《运筹帷幄 挥师“三江”》;第10届特别奖通讯《世纪大阅兵》,一等奖通讯《中国农家半世纪》;第12届一等奖通讯《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二等奖通讯《历史铭记这一刻》《中国大豆还有“戏”》;第14届二等奖通讯《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并列) 总理帮农民追工钱(并列)》;第16届二等奖通讯《家庭老账本见证时代变迁》;第17届二等奖通讯《总书记给我们拜年了》,三等奖通讯《“温总理与我们一同吃盒饭”》等。 s;cFs>~G  
  这些获奖通讯作品或是反映的主题重大,或是报道对象的身份重要。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要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从间接的层面看,这些题材都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所关心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像总理为农民追工钱、总书记给群众拜年、家庭老账本等通讯作品,都在心理上给读者以强烈的接近性感受。 |RZK  
  二、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新变化分析 `,e^??cx  
  历届获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由以下三种力量共同作用而形成合力的结果。 HV -*6*x  
  (一)新闻观念的变化 5Vy'Ju_H  
  我国报纸向来重视群众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报纸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读者作为社会成员和消费者,具有使用报纸、参与传播、了解事实真相、选择信息等多项权利,而不能仅把读者当作信息传播的“靶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报纸进入市场以后,读者已掌握了报纸的“消费”主导权。这促使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报纸越来越多地强调读者的地位和作用。 .,_6_/m!  
  笔者认为,引起我国新闻观念变革的原因,一是报纸完成了企业化管理,与市场经济成功实现了对接;二是西方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被引入中国,对我国新闻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受众地位的被“发现”,正是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发生新变化的直接原因。 Oykji  
  (二)社会转型和读者需求的变化 PG%'!U#z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和封闭性社会,向现代、工业和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加上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民主和科学意识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自身权利,这对我国原有的社会文化观念造成较大冲击,人们追求物质生活与享乐主义的思想迅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种大背景下,因读者对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的要求发生改变,报纸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时开始谋求传受双方的信息反馈与互动,力求做到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并注重信息的质和量,改变了过去的强行灌输模式,更加重视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促使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sG}j >&<  
  (三)报业格局的变化 %"Hw4L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报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最贴近读者需求的都市类报纸发展迅速,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部分报纸开始摆脱庸俗化的困扰,逐步走向精英化。特别是从1978年底起,《人民日报》等报纸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管理体制,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报纸周末版的发展以及后来都市报的兴起,报纸与市场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促使获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发生新变化。  ?%0M  
  近年来因受受众理论的影响,我国党报开始进入市场,并与其他媒体一起参与竞争。同时,非传媒资本进入报纸非核心部位并力图快速扩张,再加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报纸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引起激烈的报纸竞争格局,或许并不直接决定获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及其变化,但却深刻影响着新闻编采人员的潜意识领域,构成影响价值取向新变化的深层次因素。 gEqd ( ,  
  总体说来,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正在呈现出拓展式的发展趋势,新的价值取向是对原有价值取向的纠正与补充,而不是以前后更迭的方式进行,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0919)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