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4 - 3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 2024 - 3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3-06-03

采访时机的选择

q1 9qj/s  
/n me  
1、钱伟长的批评 }|W8W mt  
;avH_^9  
1987年9月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在看了电视转播的全国铁人三项运动比赛实况后,写信批评电视记者的采访时机不当。 OzDt&e9Y  
383;yU  
信中指出,参赛的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艰辛奋进的途中,竟有一些新闻记者沈着话筒,有的坐在汽车里,有的走在路上,追随运动员“采访”,问些“你有小孩么,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有多少岁了?……在什么单位工作?”“你爱人对你参加比赛是什么态度?”等等无关紧要的问题,使气喘吁吁的运动员苦于应付,受到干扰,并且破坏了运动行径的秩序。但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立刻又有一群记者伸着话筒围了过来,使运动员不得不停住,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问。按理说,在长跑40公里后不能立刻停住,必须接着缓步走几百米进行恢复活动,以免损害健康。这批记者的做法,不但采访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简直是对运动员的摧残。可见记者采访,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合适的,采访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 +OmC]; +r  
%;^u`FO!]  
VI]e+Q&T'  
ln xPuh  
2、李六如的拒绝和道歉 \RBC2  
aUi\ZAL#"  
    一般说,选择采访时机,起码要选择采访对象认为是合适的时间。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习惯,贸然访问,除非是有十分紧急的采访任务,从采访时机来说,是不合适的。尽管多数采访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新闻宣传的需要,宁肯放下手中的工作来接待记者,当时,作为记者或通讯员只顾自己完成采访任务,毫不考虑对方是否方便的做法,仍然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很坏的印象,勉强应付的谈话,也不可能给记者多少精彩的内容。而有些采访对象,就会毫不客气地请记者吃闭门羹。 #t+kU?|  
:(=W.ppf  
    有一次,有个记者去采访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从事革命活动的老作家李六如通知,一进门便被李老的家人婉言谢绝,说李老正在写作,最好不去打搅。但这位记者却不懂这个道理,还是死乞白赖地要求李老出来见见面。李老被弄得很烦,走了出来,一口回绝了记者的请求。记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出来,心里对李老老大的不满,觉得李老这人脾气真倔,架子真大。但这位记者却一点也没有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DoB3 V[sZ  
9q%,@{  
    隔不多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这位记者又见到了李六如先生。想起那次等板房找到“冷遇”的情形,不免有些尴尬。可是,李老却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谈起前些天的事,并抱歉地说:“那天,真对不起。我有个怪脾气,写东西的时候,就怕人家打扰我的构思。现在东西写出来了,你如果还需要对我采访,我随时恭候。” \Ax<2z  
H'u @dg4  
一番话,说得记者心里热烘烘的。这位记者这才知道,只考虑自己的工作需要,不考虑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不合时宜地打扰对方是多么愚蠢的事! UnZkxi4J1w  
yGf H  
\7e0Dx  
*Jfkm2-/@  
3、陪着华老去看病 DF*' C\A  
m`mc~^2+  
有时,采访任务的确十分紧急,访问对象又十分忙碌,抽不出时间接待记者。这时记者就要善于见缝插针、机动灵活,随时随地捕捉时机进行访问。 S,Xq` 'k2  
}):] -e2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有位记者接受了采访参加科学大会筹备工作、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任务。这是打倒“四人帮”以后,决定知识分子命运、决定中国今后发展道路的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要报道好这次大会,华老的专访显然是一篇重头文章。但华老的工作十分繁忙。要让华老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花时间接待记者的采访,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记者也不忍心耽搁华老的宝贵时间。怎么办?这位记者动开了脑筋。他忽然发现华罗庚当时经常在下午到医院看病。他灵机一动,索性陪着华老去医院看病,抓住乘车的途中和到医院候诊的时间交谈。在轻轻颠簸得汽车中,在环境静谧的候诊时,华老的思绪也恰好从繁忙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他同记者侃侃而谈,记者不时提问,教堂非常融洽,趣味横生。这样,前后交谈了七八个半天,又不耽误华老的工作,尤其是记者陪同看病,彼此增加了亲切感,交谈非常融洽,互相建立了感情。结果,记者满载而归,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及时写出了原定的访问记。 Wmq1w v9t  
@e*HzP(tl  
在选择访问时机时,记者还应考虑在下列情况下不宜急于访问:1、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比如,运动员即将进入比赛,演员即将上台表演,学生即将进入考场,战士即将即将进入前沿阵地等等;2、采访对象正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不宜、甚至是不能随便打断;3、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时候,比如,对方突然遇到上行使或心烦意乱,或遭到重大打击或心理压力的时候,或身体遭受巨大伤痛的时候。选择这样的时机去采访,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t1CL.yqL  
/t/z?h  
U1&@0P  
pN(s?CFo  
4、邓丽君的意外惊喜 ;R&-AY  
5cc^)?  
1985年1月29日,对一般人来说是个极普通的日子,但是对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来说,却非同一般,这天是她的生日。家在这一天,刚刚抵达新加坡演出的邓丽君意外地接到了来自祖国大陆的电话。来电话的是北京一位青年记者。他为了电话采访素不相识的邓丽君,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也许只恰逢自己的生日,邓丽君愉快地与记者交谈起来,通话时间长达53分钟,内容涉及到她的演唱、生活、休息、身体状况、父母校内各地情况以及她对大陆亲人的思念、对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赞誉,和她能否回大陆演出等问题。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这位记者电话采访邓丽君的消息,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这是因为,当时改革开放国门刚刚打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伊始,港台歌曲正风靡大陆,听众对邓丽君只闻其声不“识”其人。记者选择此时采访她,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极佳的采访时机。就具体操(cāo)作而言,采访日期选定在被采访者的生日,也是颇具匠心的。 ]95G]p7=  
 LP_  
采访人物新闻,一般应寻找一个新闻由头。新闻由头也是个采访时机问题。有时,时机可以成为记者采访的主要理由或根据;也是所采写报道的新闻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时机错过,报道的新闻性也就失去。如果采访那些学术上、艺术上、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家,最好选择在他们的试验成功、专著出版、作品发表或剧目首演、影片首映之际;如果从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心理因素考虑,选择在领导人职务晋升、换届当选、考生考学录取、老人寿辰、女士生日、青年人新婚等时机采访,往往也比较容易成功,同时也是抓新闻的极好契机。因为,在人物感受最新鲜、最强烈时机去采访,比较容易达到目的。 /komC  
RDFO:H  
l;AH[  
fbE@2`_X  
5、家庭主妇成了新闻人物 vNt(pGu  
=sQl ^U  
1983年9月9日,新华社从巴黎发了一条消息,内容是法国著名的建筑埃菲尔铁塔的第一亿个参观者今天在巴黎获得了纪念品。这位参观者是一位家庭主妇,今年8月 2日13时29分她同丈夫和两个孩子一起参观了铁塔,没想到竟成了铁塔的第一亿个参观者。接着记者介绍了礼品是什么,铁塔于什么时间开放、78年后即1967年接待了第5000万个参观者,又过了16年即1983年参观者达1亿人。至记者发稿时,埃菲尔铁塔已经开放了94年。 t6Es D1  
$GX2;Q  
由于采访时机的选择颇具匠心,使得原本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可言的铁塔或原本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可言的普通家庭主妇都成为好新闻的材料。 Y0uoK /  
b>Y[\  
善于把握和选择最恰当的采访时机,是不折不扣的艺术。但由于事物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随时变化的过程中,采访时机的把握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有几种带规律性的方法还是可以参考: y7M=GuTRG  
9We1eS  
采访事件新闻,要重点抓好开始、过程、结束这三个环节。要善于抢“第一”,抓变动,重结局。在任何事件中,“第一”往往就是新闻。严禁要紧紧盯着事件中可能发生的“第一”。比如,采访京九铁路投入运营的重大事件,准确掌握第一列驶进北京西客站列车的进站时间,抢先抓住第一个走出站台的旅客,无疑就是抓住了采访的最好时机。 ;UNqM8 ^  
I@mF[mp/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抓变动。在许多情况下,每一个新的变动就使一个新的采访时机。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决定赠送大熊猫给日本,新华社围绕这一事件共发了6条消息,除了宣布决定赠送和最后报道大熊猫在日本生活情况的两条消息外,中加美记者还很好地把握了4次采访时机:日本首相和夫人在京参观我赠送的大熊猫时;赵朴初给大熊猫取名欢欢时;从北京起运时;运抵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时。 Y  q[  
TB3_r(bL  
一个事件的结束同它的开始一样,也是产生新闻的极好契机。有时候“最后”也是新闻。比如新华社报道的《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进了博物馆》就是一例,因为它宣告了一个时代旧事物的结束,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Si}^g3d  
0#Rocf!@A  
采访非事件性新闻,则主要应从重要的、引人注目的数量、质量的变化和热点问题入手,去抱我采访时机。上面说的家庭主妇成为埃菲尔铁塔第一亿个参观者的新闻,就是把握数量变化关节点的一个极好例子。 3= |n^W  
| g34ut  
一定的数量的积累,必然有质的飞跃。这也常常能成为很好的新闻契机。记者要善于把握,迅速做出反应。早则太生,迟则过熟。比如,在亚运会期间,记者在全部比赛还未结束,金牌总数上慰藉小时,根据比赛进程和推算结果,抓住了“金牌总数已成定局”这个质变点,迅速写出《我国荣获亚运会金牌总数已底已成定局》的新闻,播出后当即引起全国各地群情欢腾的反应。如果等到第二天全部赛事结束,全部奖牌揭晓时再来报道,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04  
D"2F:_='E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定会有一个或几个被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热点,往往有一个由发生、发展到逐步突出的“成熟点”。敏感的记者在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长期关注跟踪观察的过程中,往往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成熟点”,及时采访,予以报道。这也是采写非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极好时机。 Cg3P`D?  
_H/-sh.  
记者在采访中还会遇到事件的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种情况。对于可预则事件,一般应赶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采访。这类采访,采访的时机是宜早不宜迟,越迟越被动。早点进入角色,准备充分、材料翔实,感性认识深。记者有充裕的时间获得独家材料,发现同行未曾发现的细节,获得他人未曾感到的独特感受,写出独具特色的报道来。至于不可预测事件的报道,就要随机应变,机动灵活,打好“遭遇战”,抓好“撞到枪口上的”线索和采访时机。 1A//O- D~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17854)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