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1
【读书现场】师傅,您为何不适“书香”?
如果把读书比作一块“奶酪”,那么,对饥肠辘辘的工人师傅而言,这块“奶酪”的诱惑力应该不小,可现场测试结果却恰恰相反 师傅,您为何不适“书香”? 【读书现场】 ■ 董朋 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启动“职工书屋”创建活动两年有余,共建立54个“职工书屋”,各单位根据工作性质、职工需求分别购买专业工具、历史传记、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近百种专业图书、报刊、光盘等学习资料,总藏书量在10万余册(盘)。那么,这么丰富的“职工书屋”究竟吸引了多少职工驻足呢? 1月5日,笔者带着疑问,对参加再就业培训班的来自矿井不同岗位的38名职工进行了采访调查: 读与不读的碰撞 时间:1月5日8点30分 地点:教培中心 授课老师:董朋 窗外,是零下11℃寒冷天气。面对38名员工,我开始了新年如何通过读书去实现提高素质、自主创新的引导,当我向在场师傅们提出如何利用企业的“职工书屋”提高自身素质时,整个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让我的心感觉室内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冷…… “董老师,我不是不想读书,我们采掘工人是出大力的,读书没啥用。再说我们接触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操作,再学也没有新东西了。”在我的苦口婆心地引导下,综采一队职工李臣有些沉不住气了:“我年龄大、眼花、记性也不太好,读书看报,我早就没有那爱好了!”“是啊,工作上我们都干得了,没几年就退休了,不想再去读啥书、费那力气了。”扩修队的老工人李怀喜也谈出自己的感受。 80后谢磊说:“也不全是师傅们说的那个理,我想读书啊!特别是自己的专业,师傅们10分钟能干完的活,我半个小时也干不完,从心里急。但是话说回来,有些专业书太深奥,去看它们还不如问问我师傅呢!” “那也得多读书,光靠问我有啥出息?多学习对你今后报考高级工、技师啥的有用。”师傅李传红没好气地堵了徒弟一句。 “有了电脑以后,谁还跑到区队的‘职工书屋’读书本啊?网上阅读,方便又省钱。或者把资料下载到手机、MP4里,方便多了。”综采一队李卫拿着MP4道:“这里面都是我今年准备报考高级工需要学的东西,比到‘职工书屋’方便多了。”大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教室内的温度也暖和了起来…… 调查背后的思考 “职工书屋”有了,书籍种类也多了,可为什么职工主动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却下降了?通过一上午的采访讨论,我从工人师傅的谈话讨论中发现其中的原因:一是大部分年轻职工对读书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上存在惰性。外边的世界太美丽,工作太劳累,休息的时候总想多出去转转。想读书的时候没劲头,坐不下来,读不进去。二是藏书的数量还不够多,书籍的类别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大家对所学知识的需求,网络时代的方便快捷对职工读书有新的冲击。三是个别区队班组对职工工作要求多,个人素质提升要求少。建立了“职工书屋”,但是对职工用什么形式读书、读什么书也很少加以引导。职工读书基本是自发和自主的,很 统一组织和安排。 如何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调动职工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家从“被动型读书”向“主动型读书”转变?大家的热烈讨论引发笔者的思考: 首先,是从体制保证把读书作为工作任务一样交给职工。区队、班组通过考核、奖惩等管理手段,让职工认识到读书是成才的重要途径,让读书成为大家人人可成才、人人是人才的保证。其次,要让“职工书屋”成为班组员工休闲娱乐的驿站。区队、班组通过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把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成为自觉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三,要加大“职工书屋”的吸引力,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职工的兴趣爱好,购买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新书、好书,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在读书学习方面的渴望和要求。同时让“职工书屋”成为班组员工学习的阵地,成为丰富职工生活、提升工作质量的加油站、助推器。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