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9-17

创争:让员工活出生命的精彩

    一群辛勤工作在企业最基层的普通工人,如果不是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的感召和熔炼,他们或许过着平常的日子,按部就班地工作直到退休。一生中不会有多大过错,但也没有多少兴奋和激动。是创争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体验到成长的加速度,创造出人生的精彩和奇迹 2|'b9J  
.[BsuSRv+  
创争:让员工活出生命的精彩 5/y%h+  
——沈飞班组创争活动采记 c_MJ$IE  
_{8rF!;fM  
悠长的展板从车间门口起始,沿路蜿蜒伸展到车间岗位的纵深处,伫立在员工工作台的旁边。这色彩斑斓的展板上,不仅有车间、班组主要管理规章、工作制度的提示和标注,而且还展示着班组员工的创新成果和攻关体会,学习心得和近期目标。这不计其数的块块展板,与那些转动的设备、轰鸣的机器一样,没有对外的炫耀、张扬,却根植于车间、班组,成为员工离不开的工作参照和成长记录。 Ol*flnEa  
S8Ou /2K  
5月8日到9日的两天里,记者几乎走遍了中航一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车间,对无处不见的展板印象至深。公司工会主席赵光远对记者说,从2003年工会决定把创争活动浓化为创“勤学之星、环境之星、创新之星、民主之星”的四星级班组达标活动以来,员工们就逐渐习惯用一块块展板记录自己成长的每一步。记者恍悟,原来,这林立于车间、班组的展板,展现的是沈飞创争活动根植于车间、班组的蓬勃生命力,承载着沈飞每个班组、每位员工生命的精彩。于是,记者采访的思路,也顺着这一块块展板逐渐伸展…… R oq* ='  
kaN@O}S;  
m%g9)hH>B  
@:)a-n\  
创争加速度:享受“拔苗助长”的快感 M FL6yId  
U+O 1#Y  
H eCZ(Z  
I-(Zr9>+;3  
“我们一路走来,收获了4个星,还挖掘出藏在我们身上过去没被发现的智慧,许多人不仅提高了技能,还一不小心成了人才。” 沈飞公司机械设备厂电修一班班长刘建军,手指展板笑吟吟地对记者说。 M< >cz?yL  
L`YQdLfgE  
电修一班的展板与众不同,除了别人都有的,记者还在右边看到了“团队生产工作分工图”。那一个个小脑袋令记者好奇,不等记者提问,刘建军就幽默上了:“呵呵,这是我们团队学习中的新思路‘拔苗助长’。” Uhiz(zW8u  
^q{#hjj  
啊?记者惊奇:怎么千百年来让人们引以为戒的成语,今天竟被他们拿来当经验说?听完刘建军始终笑呵呵的叙述,记者方明白“拔苗助长”的真正意思。 >(c|)#[  
"N&kZ2D@  
今年初,刘建军的班组进行了重组,现在这个班组是由三个班组的人组成,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显然工作要受到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刘建军先摸清每个组员的底细,尽量按每人的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去安排工作。他将一些复杂系数较高的电气设备维修交给技师、高级工来完成,而把那些技术能力较差、无法单独承担工作任务的员工,与高技术者编成一组,进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拔苗助长”。并采取主修人负责制。全班共组成5个小组,这几个小团队工作中互相帮教,平日里拼命学习,狂补技术,而且还是缺什么、学什么、干什么、补什么。很快,班组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thQQnG#gw  
;|4T_R!   
刘建军风趣地说,“拔苗助长”管用。看看我们班,每个人的修理技能和独立*作能力都有提高,10名员工中,1名本科学历,8人拿到大专学历,还有1人大专在读,2人成为高级技师,1人成为技师。 }xUfpxT:w  
i HO{Eg-  
听该公司工会主抓班组工作的陈丽娟部长说:电修一班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创新能力强,去年他们提出和实施合理化建议5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安康杯活动先进班组、中国国防邮电系统创新示范班组,辽宁省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二等奖,沈阳市信得过班组,沈阳市国防工交城建系统“金牌班组”等荣誉称号。在全公司,像电修一班这样在创争中成长的班组还有许多。 d o]aU7-!  
v!Z<KSrj{I  
SY{-wH7G1  
n|`t&{B  
创争体验:感受“磨盘原理”中的员工需求 ,9Z7,]F~}  
1J;-,CWi  
cNou'i:#  
IsA>499   
在展板和机器间穿行,记者时常被展板上的精彩语言吸引而驻足观看。“打造非凡绩效团队”似乎是记者看到的最多的一句展板语言。记者很想知道,做为几人、十几人或者几十人组成的沈飞班组,是如何打造自己的非凡绩效团队的? K3r[#/,^&  
B?-}%]g/?  
在采访中,记者不得不佩服该公司工会在星级班组评比中的引导思路。工会赵主席曾对记者说:“我们从不硬性规定班组必须如何如何,而是把要求和条件摆出来,大家权衡后再决定是否参加,参加者按条件参评,不参加者也不要求。在这种活动中,没有必须,只有自愿。目的就是不要让多年养成的‘响应号召、完成任务’的习惯成为深化创争的阻力。”正是这种引领,使全公司班组在加入星级班组竞争评比行列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不一般的体验。 _q&"QI  
;~(h~<89  
33厂前机身组合件2班班长姜海涛是个善于思索的年轻人,他对记者谈起自己班组创争过程时深有感触地说:“创争,开始是规定,后来是习惯,再后来就是员工自身的依赖。我把创争活动的推进由自上而下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过程比作‘磨盘原理’。起初推动时用力很大速度却很低,但一旦推转起来,用很小的力就可以达到一定的速度,到后来就靠惯性作用,不推它也继续向前转。” 8unSS51H  
9tXRj#f  
“那你是怎么推动这个磨盘的?”记者好奇地问。 lE^qJ+&k2  
;H}g4N  
带着一脸腼腆地笑容,姜海涛道出推磨盘的感受:“当初,我在班组里提出了‘让规章制度变成习惯’的口号,可做起来的确挺难,就拿零件包装纸来说,过去,我们边工作便扔,经常扔一地。为了能得到环境之星,我们就提出包装纸要定点存放。可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很快适应,一部分人仍会继续往地上扔,更有少数人认为扔哪都一样,反正下班前要清理。于是,我就跟在扔包装纸的员工后面帮他们拣,便拣便提醒。大约两三个星期后,乱扔包装纸的现象基本就没有了。如今,制度虽还在,可已经不用强调和督促了,因为大家养不随地扔纸的习惯已经养成。再比如,我让大家把工作中积攒的一些小方法和小窍门拿出来与他人分享,起初可没人响应,各自都保密,生怕被别人学了去会影响自己。后来,通过做工作,班里一些人才尝试着将一些小技巧说出来,没想到大家在学习这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好的改进意见,使这些技巧更完善,这使小技巧拥有者也得到了学习和升华,尝到了分享的甜头,于是,技术封锁的大门就被渐渐打开了。现在不管谁有了好想法、好点子,首先想到拿出来先听听大家的意见,甚至依赖于集体的智慧了。” 2x:[(,Db #  
"_+PWnm!  
对此,Vbnh13厂数控班班长高彬也深有同感。他说:“开始参加,有些为完成上级任务,认为人家参加,自己班组也不能落后。可一旦参加,就有员工说闲话:挣钱不多、浪费时间,图什么?后来,我组织大家去星级班组参观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们看到自己与人家的差距,便尝试着去争取,现在,不让争星都不行了。”52厂钳工班员工陈少俊也随声附和:“是啊,开始参加时有压力,更多是新奇,看到人家班组搞得红红火火感到挺带劲,于是就边学习边工作,现在我们自我感觉不错。”金属处待验班班长徐春光也颇有体会地插言道:“我们班组员工年龄偏大,过去要求写笔记大家都难坚持,现在都主动写了。” rYS+ ]5  
, UF_-  
从采访中记者觉察,沈飞的创争活动呈推拉状,开始是由公司、单位、班组三级推进,后来就成了员工、班组、单位拉动公司,虽说推行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最后取得的成果却是可喜的。在创争中收获、成长、成才的员工们比任何时候都感受到对团队的需要和依赖、感受到打造非凡绩效团队对自己的重要。当公司员工把创争当成工作学习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时,工会当初设计的“要花大力气启动深层次学习循环、催生班组创争的内生要求、真正实现要我创争到我要创争的转变”这一思路就已经实现了。 "i<K7i  
m rH].a r  
L Y#2R@x  
whFkv63B8  
创争创新:分享优秀团队成长的精彩 1Vik[!6kL  
seYym9aJ  
1T 3D`1  
y]]R__wA  
“你想我做,知识共享;你做我学,发展创新。” 'W"v)U<  
^Ui);sjM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Q#t1]]  
8kjB<@K  
记者已记不清是在哪个车间的展板上看到过这几句话了,可采访了许多班组后的记者深深感到,由班组工人写在车间展板上的这两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出沈飞班组在创争活动中的现状。 4VNv'K i  
>4r<`/S0b  
39厂Acc830班,是由19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组成的优秀团队,班长曲延峰也因创建了班组采标文化、图腾文化、标识文化、反思文化、共享文化而闻名于全公司。记者来到这个班组时,正赶上他们召开班前会,所有班组员工都在自己的展板前围站半圈,听中间的宣讲人说着什么。中间那个宣讲人并不是班长曲延峰,而是班里一个普通组员关煜程,每天班前会主讲人的角色就是全班员工依次轮流承当的。记者走近一听,关煜程正给大家介绍海尔集团创新赶超世界水平的员工李少杰,讲得生动,听得认真。事后记者问关煜程为何选了这个话题,他说,觉得李少杰从事的工作和思路与班组现在的工作有些相似,所以,就拿来启发大家了。据工会副主席王鸿毅介绍,每天的班前会,可算得上是沈飞车间一道亮丽风景,班组里许多创新的思路和火花,就是在这里碰撞出来的;而团队学习的优势也在班前会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班前会散后,大家各就各位,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记者旁观他们的工作中的一招一式,就像欣赏一段精彩的表演。 &:_k Pm?  
,}/[LA;#k  
6厂锻造车间传来咣、咣、铛、铛的锤声,循声看去,厂房左侧有一台不太起眼的“一吨锤”,而*作它的六名员工,组成了“一吨锤班组”。 7.2I,y  
MIEZ j#{=  
有人说,所谓团队,就是把平凡的人组织起来做不平凡事的群体。一吨锤班组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一次,公司将一批钛合金锻件派给他们生产,别看这批钛合金锻件体积不大,只有两三公斤重,但是形状复杂,一个圆坨下面伸出两个长约38厘米的圆柱。第一次加工这样的锻件,大家不敢耽误和马虎,可等他们小心翼翼地锻出了3件拿去送检时,却得到锻件内部存在裂纹、检测不合格的回应,而材料却没问题。当时,大家内心又难受又失望。 g[:c5< 'T  
80}) |y[x  
问题究竟出在那里?班长栗文祥把大家聚到一起研究。有的说,钛合金材质与合金钢不同,粘而韧,锻造时应注意表面处理,必须增加除油工序,并涂抹润滑剂,这样才能保证金属的流向;有的说,应改进模具,添加模具垫片和稳固卡扣;有的说应改进工艺,经过一锻、二锻、三锻再成型。 ioXNH$:  
fCBc?Z9|1  
大家七嘴八舌中形成了新思路,按新思路加工后,大家看到脱去模具的锻件显得光洁而又饱满,经探伤检查,晶粒均匀,裂纹完全消失了!产品的合格率由原来的65%提升到现在的98.7%!从这一过程中,大家感受到团队学习、知识共享的魅力。 m,u2i&J]R  
<%Zm`"  
如今,沈飞的创争活动已呈燎原之势,许许多多个班组将通过这里的不寻常锻造而成为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团结互助、自动自发的优秀团队。 ],u;>:   


类别: 采写稿件 |  评论(3) |  浏览(16822) |  收藏
一共有 3 条评论
2007-09-18 12:57 Says:
夏老师的手笔就是不一般,尤其是几个小标题,准确到位,自叹弗如啊,学习吧!